傷人最痛的不是利器,而是語言;最能指引人走出黑暗的不是光芒,而是語言;語言就是一把雙刃劍,是惡言,也是良言。
“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光芒,有的光芒很耀眼,也有的光芒很細微,需要我們去尋找。”這樣一句話讓我覺得沒有長處的自己找回了失去已久的方向。是啊!光芒細微又如何,不也同樣帶著溫暖。猶如螢火之光,為了與你相見而綻放光芒。雖然很細微,但卻很溫暖。
“良藥苦口利于病,忠言逆耳利于行。”這所謂的“忠言逆耳”不就是表面的惡言嗎?而后面的“利于行”不由自主地解釋出它的價值,不是從表面,而是從意義上。所以惡言與良言是可以互相轉化的,利于行的惡言,才是真正的良言。
春天是可觸碰的;聲音是可傳遞的;良言是無形的。但語言里的光一直存在。若問語言里的光在哪?我會回答:它在惡言變成良言的瞬間;在聲音傳達到的地方;在春天來時的懷抱里;在你擁有良言的那一刻起。
作文網專稿未經允許不得轉載
知道李白為什么會成為大詩人嗎?就是因為這樣一句話:“只要功夫深,鐵杵磨成針。”一次,李白出游時遇到了一位老奶奶,李白看她在磨鐵棒,就問她在干什么,那個老奶奶說:“我要把這根鐵棒磨成繡花針。”李白不相信,就又問:“這根鐵棒這么粗,什么時候才能磨成繡花針?”老奶奶卻說:“只要功夫深,鐵杵磨成針。”李白聽了茅塞頓開,回去后用功讀書,后來就成為了大詩人。這么簡簡單單的一句話,卻讓原本迷茫的李白茅塞頓開,難道這不是良言嗎?我想沒有人能準確的說出良言是什么,什么才算良言,因為良言是無形的。
身在南方,這兒的春天雖然不像北方的冬天與春天的分界那么明顯,也不知道春天回暖時那激動的心情,但我看到的是種子的萌發,樹枝上的萌芽。就像夏夜的螢火之光,即使細微,也會被發現。語言也都有各自的生命,就像春風吹醒萬物般,良言也將被喚醒。
“活到老學到老,白發也能變年少;活到老學到老,不是誰都能做到。”這是一首學習的童謠,但我覺得無論是誰都適用。因為學習沒有疆界,不管在那個年齡都要學習,只有學習才能跟上時代的腳步。良言也是沒有邊界的,只要是對的,無論是誰說的,都是值得我們去相信的。也只有這樣才能綻放那微弱的光芒。
高二:劉佳芳
歡迎掃描二維碼
關注作文網微信
ID:www_zuowen_com
關于我們 | 營銷合作 | 友情鏈接 | 網站地圖 | 服務協議 | 投稿須知 | 問題反饋 | 聯系我們
京ICP備09032638號-30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:1101081950號
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010-56762110 舉報郵箱:wzjubao@tal.com
作文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© 2005-2021 www.jialitanye.com .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