任憑歲月消逝,記憶中的味道從未改變!
令我真正顫抖的是記憶中春節的變化。
除此之外,這一天,我們還要掃塵。根據《呂氏春秋》上記載,我國在堯舜時期就有春節掃塵的習俗。按照民間流傳的說法:因“塵”和“陳”諧音,新春掃塵有“除陳布新的涵義”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、晦氣統統掃出門去。這一習俗寄托著人們破舊立新和辭舊迎新的愿望。在臘月二十四這天,家家都要掃塵。記得小時候,每在這天時,媽媽總是早早起床開始干活。為了防止我搗蛋,外婆一大早跑到我房里給我講故事,嚇唬我。但是現在的春節,大家連房子也不親自打掃,整天窩在手機前。
過了二十四之后,就是除夕了。在除夕這天家家都要做年夜飯。在這天我們都要吃火鍋和湯圓、魚。魚象征年年有余。湯圓則象征著團團圓圓。我們家鄉在個數上也還又許多講究的:上學的學成吃三顆,代表三步登科,在學業上不斷進步。吃完團圓飯后,我們習慣和家人們聊天,邊看春晚節目邊打牌,還要守歲。但是現在的人們,為了賺錢,就以各種理由推辭。他們又怎么不知道千里之外的父母孩子們要的不是有多少錢,而是一家人能一起吃頓飯,團團圓圓的過年。
初三:你我終究散卻了
隨著近些年的發展,農村再也不是以前那樣土方土瓦。各地也建起了小平樓,有錢的也買了車。大家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,但是故鄉那種源自于血脈與靈魂深處的記憶傳承卻慢慢淡化了。
照故鄉的老規矩,春節差不多在臘月就開始了。正所謂“官三民四船家五”的說法,也就是官府在臘月二十三,一般民家在二十四,水上人家著在二十五就開始舉行祭灶儀式,之后,就正式開始迎接過年的準備。
記憶中最令我深刻的卻是置辦年貨。記得當時最喜歡的就是跟著外婆上鎮里去買年貨,在鎮上你能看見許許多多的新奇的玩意兒。竹炮,糖人,油糖粑粑,清湯抄手......一些平常沒有吃過和玩過的東西。跟著外婆,看著平常不茍言笑的外婆在置辦年貨時笑了,我簡直覺得春節是一年里最后的日子。但現在呢?又有多少人會跟著家人一起出去買年貨,而不是選擇網上購物。置辦年貨重要的不僅是年貨,更是親人之間的彼此依附。
我衷心的祝愿:科技能帶來便利,但我們仍能記住記憶與血脈深處的呼喚!
作文網專稿未經允許不得轉載
歡迎掃描二維碼
關注作文網微信
ID:www_zuowen_com
關于我們 | 營銷合作 | 友情鏈接 | 網站地圖 | 服務協議 | 投稿須知 | 問題反饋 | 聯系我們
京ICP備09032638號-30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:1101081950號
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010-56762110 舉報郵箱:wzjubao@tal.com
作文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© 2005-2021 www.jialitanye.com .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