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我把我的米飯吃個精光,同學傳來異樣的目光。“何萍,你吃的真干凈,你看看我,吃的沒法看了。”確實。看看餐盤殘留的不是米粒,而是農民一年的心血。俗語都知道,從小就教育我們不要浪費,浪費可恥。粒粒皆辛苦之類的話,可是做到的又有誰呢?
一天,我同學吃包子。她把包子皮和包子餡分開,只吃包子皮不吃包子餡。而且口中還嘟囔著我不吃肥肉。有個同學看不下去了,問她:“你還能吃得下去么。”那個人刷一下子把餐盤端著去倒了。
不錯啊,這飯又不是你辛苦下來勞作的,為什么要珍惜呢,不就是花點錢嗎,有什么大不了的?
現(xiàn)在大家都好面子,小孩也不例外。家長什么風,孩子什么風。傳統(tǒng)文化呢?
現(xiàn)在“光盤行動”已經渲染了不少人,該打包的打包。不過,終還是有些人為了所謂的面子,拋不開顏面。
什么都要從娃娃抓起,希望在食堂里多一些光盤,少一些浪費。
作文網專稿未經允許不得轉載
經常可以看到,明明吃不了這么多食物,偏要了那么多東西。明明自己可以能吃上,非得留著倒進垃圾桶。沒有一丟點兒恥辱,沒有一丟點害羞,認為這是理所當然,你不會注意,因為你也在這樣做。
說真的,我沒有看到過幾個。
其實這樣浪費現(xiàn)象一般都是司空見慣,遇事不驚了。大家覺著沒什么大不了的:“不就是一頓飯嗎,有什么好珍惜的。”
我媽媽告誡我,吃飯一定不能剩下。有一次食堂做的飯真心難吃,還咸了,我實在沒胃口吃的下了,桌上的人都走了,就我一個人“孤芳不自賞”多丟人,我紅著臉把飯菜倒了。回去我把這件事告訴了媽媽,媽媽瞪著眼我,沒好氣的說:“你知不知道傷天理的。”我雖狡辯了一會兒,不過甚是慚愧。我以后也沒敢倒掉飯菜。
嘴上一套,心里一套,何苦呢?
我不知道你怎么想,我也不知道你會怎么做,但是我想,社會水平越來越高,越來越好。繼承我們的優(yōu)良傳統(tǒng),不浪費,戒驕奢。
初二:管亦萍
歡迎掃描二維碼
關注作文網微信
ID:www_zuowen_com
關于我們 | 營銷合作 | 友情鏈接 | 網站地圖 | 服務協(xié)議 | 投稿須知 | 問題反饋 | 聯(lián)系我們
京ICP備09032638號-30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:1101081950號
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010-56762110 舉報郵箱:wzjubao@tal.com
作文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© 2005-2021 www.jialitanye.com .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