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們這一生,難免會遇見到許多挫折與困難,那我們應該如何去面對呢?是像一個懦夫一樣的一昧地逃避它,還是像一個勇士一樣無畏地面對它?在歷史的長河中,孔子無疑是一顆璀璨的明珠,面對困難,他主張知其不可而為之。那什么是知其不可而為之?
知其不可而為之,是一種力挽狂瀾的勇士膽識。孔子也曾對這個黑暗的社會徹底的感到了絕望,可他卻并沒有像長沮和桀溺那般,徹底隱退朝政,他依舊懷揣著希望,依舊相信可以憑借自己的力量拯救這個社會。無獨有偶,燭之武,這個同樣有著力挽狂瀾的膽識的老人,在國家頻臨滅絕之際,抱著一顆無畏的,必死的,力挽狂瀾的決心前往秦國,最后成功退秦師。在生死關頭不驚恐,在武力面前不低頭,不屈服,對自己的德行與能力,以及自己的政治使命充滿信心,這便是我從知其不可而為之中所學到的。
亂世的歲月悲苦了蕓蕓眾生,他們需要圣人的教誨和撫慰,而孔子就如黑暗中忽然出現的那抹光芒,成為了無助人民堅持下去的支柱。讓我們沿著孔子的足跡繼續前行,繼承并且發揚光大知其不可而為之這種精神,讓孔子這種精神傳播至整個世界,讓世人所學習。
作文網專稿未經允許不得轉載
知其不可而為之,是一種堅守理想,踐行道義的執著態度。孔子曾遭受一老人的嘲諷,“四體不勤,五谷不分,孰為夫子?”這個老人認為,孔子不勞作,不識五谷,只知周游列國,根本不配被稱為夫子。可孔子真的是老人口中的那種人么、不,不是的,即使孔子從不勞作,可他卻耕耘了人們的精神世界。他耕耘的是文化之荒,他播種的是文化之苗。他在那個黑暗的社會種下文化之苗,千百年后這株幼苗成為了參天大樹,它為后人的精神世界種下了一片綠蔭,為后人的思想帶來了陣陣光明。
孔子之所以推行“知其不可而為之”,就是因為他堅信自己的事業是符合仁道,是符合真理的。而我們做人做事也一樣,相信自己所堅持的是對的,是符合道德的,就應該堅持下去,不因為旁人的三言兩語所動搖,相信自己的信念并為之而努力,那么你最后就一定會成功。
高一:顧泊天
歡迎掃描二維碼
關注作文網微信
ID:www_zuowen_com
關于我們 | 營銷合作 | 友情鏈接 | 網站地圖 | 服務協議 | 投稿須知 | 問題反饋 | 聯系我們
京ICP備09032638號-30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:1101081950號
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010-56762110 舉報郵箱:wzjubao@tal.com
作文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© 2005-2021 www.jialitanye.com .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