現在有多少人堅持閱讀呢?也許你會覺得書的枯燥,也許你望著那些厚重的書,會覺得煩悶,那是因為你沒有了解那些古樸的書,它們被作者賦予了靈魂,那便是書魂。
遠離了城市喧囂,鉆進了書房。薄暮冥冥,在昏黃的燈光下,口品香茗,手捧席幕容的《初相遇》,她說:“美麗的夢和美麗的詩一樣,都是可遇不可求的,常常在最沒能料到的時刻出現。”
在燈下聞著那淡淡的書香,我鉆進書本,如饑似渴地翻著一頁又一頁的書,此時想起了高爾基的一句話:“我撲在書上,如同饑餓的人撲在面包上。”此時此刻,我甚至到了“衣帶漸寬終不悔,為伊消得人憔悴”的境界。
閱讀,無時無刻牽動著我的心在走;書,無時無刻透露出作者的心情。里面的人物,似乎浮現在我的眼前,他們的動作,神情,一樣不差地映在我的眼里,看著他們一張紙陌生的面孔,卻感覺似曾相識,像是多年不見的老朋友。與他們面對面進行心靈對話,把酒當歌,當他們開心時,我感到雀躍;當他們難過時,我感到沮喪;當他們壯志難酬時,我替他們憤憤不平與不甘,甚至感到有一絲絲惋惜。我仿佛到了一個寬闊無比,奇妙無比的世界。
這種感覺就像兩個人被玫瑰刺傷了,一個人會說:“這花開得真美啊!”而另一個人卻會說:“這該死的刺。”這就是讀書的奇妙之處,它可以讓你發現生活之美,讓你去感受這些美。而不是一味地抱怨那微不足道的刺,讓你忽略事物本身的美,去舍本逐末。
人生在世,還有很長的路等著我們去走,為何不忘了你心中書的“枯燥”和“煩悶”,試著閱讀,試著探索書中的奧秘,也許你會發現,書原來是那么有趣,書原來是那么地吸引你,而你,又是那么地鐘情于書。
初三:很帥的人
回望巍巍中華五千年,有多少文人墨客對書籍情有獨鐘,還記得那一聲“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”嗎?這一聲呼喊留給后代幾多震憾。這句話不偏不倚打中了我的心尖。
有人會覺得奇怪,為什么書有靈魂?閱讀,往往讓人跟著作者走,作者的喜或悲總會讓讀者感染幾分。若沒有這份靈魂,人怎會心隨書動?
這樣我便想起了納蘭的一首詩:“人生若只如初見,何事秋風悲畫扇?等閑變卻故人心,卻道故人心易變。驪山語罷清宵半,夜麗霖鈴終不怨。何如薄幸錦衣兒,比翼連枝當日愿。”他長于情,深于情,詞清婉約。人生若只如初見,我想君子之交淡如水便是這個道理吧。
在書中,看到了“不為五斗米折腰”的陶淵明;看到了“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,使我不得開心顏”的李白;看到了“粉身碎骨都不怕,要留清白在人間”的于謙……認識了那么多的古代名人,他們的精神讓我敬服,明明在身不由己的時代,卻表現了如此出淤泥而不染的浩然正氣和不屈服于權貴的清風傲骨,不同的詩包含了不同的情緒。
讀書時,總會有一股清明的力量,像激流一般飛涌過去,滋潤著我的心田,使我如沐春風。越讀書,就越發覺自己的無知,自己知識越淺薄。但如果你不讀書,就只能拘泥于一個狹小的空間來回走動,可可怕的是但你來回走動時,沒有發現自己的無知之處。
“閱讀點亮行燈”這句話說得沒錯,閱讀驅散了心中的陰霾,閱讀驅走了那無邊無際的黑暗,使那偌大的心房一下子變得明亮。是書籍,讓我站在這葉孤舟,能在知識的海洋中穩住前行;是書籍,讓我找到了海中的心燈,不迷失自我,走對方向;是書籍,那獨特的書香,承載著一段段令人永世不忘的過去……
那么,就讓我們一起點燃書魂,點亮那一片心燈吧!
作文網專稿未經允許不得轉載
歡迎掃描二維碼
關注作文網微信
ID:www_zuowen_com
關于我們 | 營銷合作 | 友情鏈接 | 網站地圖 | 服務協議 | 投稿須知 | 問題反饋 | 聯系我們
京ICP備09032638號-30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:1101081950號
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010-56762110 舉報郵箱:wzjubao@tal.com
作文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© 2005-2021 www.jialitanye.com .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