黨的十八大以來,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民生問題,尤其是對基層離群眾最近、危害也最為直接的“蒼蠅”下狠手,改善了社會風氣,贏得了黨心民心。“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,反腐倡廉沒有休止符”。這就需要黨和政府加強基層作風建設,以作風建設為抓手,以推動基層社會治理創新為方向,使干群關系更加和諧友善。
作風如茶風,廣大黨員干部需以醇厚之意溫暖百姓。“講包容”,以寬容之心對待群眾,經常換位思考,對基層群眾的批評意見做到“有則改之,無則加勉”;“多喝茶”,尊重民風民俗,在不違背大原則前提下,從行為方式上貼近群眾,促民眾在內心深處產生強烈認同感;“不吃飯”,堅守廉政底線,堅決執行中央“八項規定”,反對“四風”,到基層走訪時不給群眾增加負擔,不吃群眾一粥一飯,不拿群眾一針一線。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口碑,千好萬好不如老百姓背后說好,只有時刻為群眾著想,推己及人,作風方能像清茶一般入口入心,醇厚之意長留百姓心中。
作風如茶風,醇厚百姓心。廣大干部應以樸實之心貼近群眾,以醇厚之意溫暖百姓,解民生疾苦之渴,生基層社會治理創新之津。這樣,我們的干群關系才會更加和諧,我們的社會才會更加美好。
作文網專稿未經允許不得轉載
一杯清茶,入之于口,醇厚于心,樸實而溫暖,解渴而生津。作風如茶風,以樸實之心貼近群眾,以醇厚之意溫暖百姓,解民生疾苦之渴,生基層社會治理創新之津。
作風如茶風,廣大黨員干部需以樸實之心貼近群眾。“水能載舟,亦能覆舟”,人民是歷史的推動者,順從民心民意,社會才能穩定。因此,廣大黨員干部需以樸實之心貼近群眾。多跑腿,多到基層群眾家中去了解情況;多觀察,望百姓之狀,聞百姓之言,問百姓之痛,切百姓生活之脈;多思考,通過對信息進行分析綜合,查找病因,才能有針對性地制定實施方案。只有廣大黨員干部堅持“從群眾中來,到群眾中去”的良好作風,放低姿態,才能精確把握民間生態,從而為對癥下藥、有效制定政策提供真實依據。
作風如茶風,廣大黨員干部需以此為抓手,解民生疾苦之渴,生基層社會治理創新之津。充分傾聽民情民意后,廣大黨員干部應充分發揮自身聰明才智,針對現實問題,制定可行性方案,切實推動群眾最為關心的問題的解決,“解民生疾苦之渴”;然而,治標不如治本,“解渴更要生津”,只有充分相信群眾,依賴群眾,推動基層社會治理創新,才能從根本上建立推動民生問題解決的內生機制。變管理型政府為服務型政府,利用互聯網和大數據力量,整合回應平臺,及時回應民眾訴求,招募志愿者,建立公共服務準入機制,將企業力量和民間力量納入基層社會治理體系之中,使其依法依規提供便民服務;改善鄉村政治生態,以法治思維打破傳統個人權威,變“能人治理”模式為“鄉村典章”模式,協調村兩委關系,讓依法行政的春風吹入鄉村的每一個角落,普惠基層民眾。
高三:蘆泓
歡迎掃描二維碼
關注作文網微信
ID:www_zuowen_com
關于我們 | 營銷合作 | 友情鏈接 | 網站地圖 | 服務協議 | 投稿須知 | 問題反饋 | 聯系我們
京ICP備09032638號-30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:1101081950號
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010-56762110 舉報郵箱:wzjubao@tal.com
作文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© 2005-2021 www.jialitanye.com . All Rights Reserved